2025-04-29 12:10:33 | 0533升学网
大专毕业可以报考三支一扶。
“三支一扶”招募对象是省内普通高校和本省生源外省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不含定向、委培生和已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其基本条件是:
1、政治素质好,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
2、大学专科以上学历,具有工作岗位所需要的专业知识;
3、具有敬业奉献精神,遵纪守法,作风正派;
4、身体健康。 0533升学网
报名由省“三支一扶”办公室统一组织,采取网上报名方式进行,6月上旬完成。
各市“三支一扶”办公室按照招募要求,对报名学生资格条件进行审核,通过考核或考试方式确定服务人员初选名单,于6月中旬报送省“三支一扶”办公室审定。
6月下旬,省“三支一扶”办公室对各市确定的人选审核后,统一指定时间和医院,对入选学生进行体检。
经审核、体检合格的大学生,由省“三支一扶”办公室组织其填写《XX省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登记表》,同时与服务单位签署《XX省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协议书》。
6月底前,将确定的“三支一扶”大学生名单上报全国“三支一扶”办公室备案。
0533升学网(https://www.0533.net)小编还为大家带来三支一扶报考类型的相关内容。
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即可。国考考生类别涵盖了多种身份,如农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国有企业工作人员、应届毕业生和留学回国人员等。三支一扶服务期间可以报考公务员吗 可以。 三支一扶期间报考公务员只能以社会人的身份报考,不能以三支一扶的身份报考,因此也就不能享受“三支一扶”的优惠政策。 公务员报考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1981年3月24日至1999年3月24日期间出生)。2017年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非在职)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以下(1976
三支一扶服务期间可以考研吗? 可以。三支一扶服务期内也还是可以参加研究生考试的,但是,因为为满足服务期,在考研时是不能享受初试加分的。而且,一旦离开所在岗位,则视为服务期未满因故离职,不再保留职位,没有三支一扶各项优惠和服务期满后的各项福利政策。 三支一扶服务期满后可享受的优惠政策 参加“三支一扶”计划人员,在取得服务期满合格证书后,可享受以下政策优惠。 1.公务员定向录
三支一扶服务期内可以考公务员吗 在三支一扶期间,虽然可以考公务员,但需以社会人员身份报名。服务期限未满,不享受四项目人员的优惠政策,如定向招考职位。服务期间,应以社会人员身份报考公务员。服务期满后,三支一扶大学生将进入市场自主择业。各地及相关部门要重视服务期满大学生的就业,创造多种条件帮助他们就业。 三支一扶,全称是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计划。该计划依据是国家人事部
哈密三支一扶服务期能考公务员吗 在哈密,三支一扶项目的参与者在服务期满后,确实有机会参加公务员考试。这些大学生通常会与当地政府签订为期三年的服务合同,期间他们将在农村或学校进行支教,参与扶贫帮困等岗位工作。 在三年的服务期间,他们有机会深入基层,了解当地情况,积累宝贵的工作经验。服务期满后,当地政府会优先考虑这些大学生参加公务员考试,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 对于那些希望通过公
三支一扶支教服务期满以后可以转正吗 三支一扶支教项目结束后,服务期满的志愿者有机会转正,继续从事教育工作。然而,这一过程必须在服务地完成,且需经过严格的考核。考核通过后,志愿者可以正式成为当地事业单位的一员,享受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待遇。 具体而言,三支一扶支教服务期满的志愿者,如果在服务期间表现良好,考核合格,将有机会获得当地事业编制。这不仅意味着他们可以在原岗位继续任教,而且将按照事业单
三支一扶报名条件 1.三支一扶项目的报名条件通常针对应届和平届毕业生,以及毕业未满两年的往届生,要求至少具备大专学历。基本条件包括: -政治立场坚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 -拥有大学专科或更高学历,以及符合工作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 -具备敬业精神和奉献意识,遵纪守法,品德端正; -身体健康,能够胜任相关工作。 2.三支一扶,即高校毕业生基层落实政策,旨在让大
宜春三支一扶服务期内可以考公务员吗? 江西三支一扶服务期内可以考公务员 1、服务期间可以考,可以参加国家组织的各类考试,包括其他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但不能再参加三支一扶考试(可以报考,但资格审查不会通过)。 2、一旦因考取其他部门岗位,离开所在岗位,则视为服务期未满因故离职,不再发放《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服务证书》,不能享受国人部发〔2006〕16号文件给予三支一扶人员的有关优惠政策。
三支一扶服务期的两年算工龄吗? 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三支一扶”大学生进入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工作的,其服务期限,计算为工龄。工龄计算方法: 1、连续计算法,也叫工龄连续计算。例如,某职工从甲单位调到乙单位工作,其在甲、乙两个单位的工作时间应不间断地计算为连续工龄。如果职工被错误处理,后经复查、平反,其受错误处理的时间可与错误处理前连续计算工龄的时间和平反后的工作时间,连续计算为连续工龄。
2025-06-29 07:03:27
2025-07-02 22:16:03
2025-06-29 00:53:43
2025-06-30 23:23:33
2025-06-29 07:16:47
2025-07-05 18:4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