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资讯 > 正文

凭什么高考吉林省少数民族没有加分政策

2024-11-01 20:35:41 | 0533升学网

最近经常有小伙伴私信询问凭什么高考吉林省少数民族没有加分政策相关的问题,今天,0533升学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凭什么高考吉林省少数民族没有加分政策

凭什么2010年高考吉林省少数民族没有加分政策

少数民族没有加分 只有降档。就是说比正常的分数线低十分录取。享受此待遇的必须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少数民族地区是指少数民族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等。必须满足这两个条件 你才能享受高考降低十分的待遇。其实多数人说的少数民族加分不是很准确 实际上 个人的分数没有变 二十分数线相应的降了十分。但是理论上结果是一样的!都是优惠十分!!!另外,有些少数民族地区 规定了某些民族是否加分,并不是满足了前面两个条件就一定享受着十分的待遇,也要看当地民族地区是怎么规定的!据说内蒙古自治区的蒙古族 和回族 就不给加分!

凭什么高考吉林省少数民族没有加分政策

吉林省高考政策

法律分析:1、四项全国加分政策(其中, 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含台湾户籍)考生加分分值为5分)。

2、民族聚居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即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长白朝鲜族自治州培早县的朝鲜族考生,伊通满族自治县的满族考生,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的蒙古族考生),加5分。

3、公安烈士子女,加20分。

4、按照应急管理部、教育部《关于做好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人员及其子女教育优待工作的通知》(应急〔2019 37号)要求,“消防救援人员及其子女报考普通高考,参照教育部关于军人相关优待政策执行。”

5、2019年9月30日前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已取得我省高中学籍的应届少数中穗民族考生,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答卷的加5分,并只面向吉林省所属高校投册雀档使用。2023年起取消该加分项目。其他申报少数民族照顾政策的考生可以享受少数民旅预科班、民族班等专项政策,不加分。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第十七条 国家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 国家建立科学的学制系统。学制系统内的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的设置、教育形式、修业年限、招生对象、培养目标等,由国务院或者由国务院授权教育行政部门规定。

第二十一条 国家实行国家教育考试制度。

国家教育考试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确定种类,并由国家批准的实施教育考试的机构承办。

凭什么高考吉林省少数民族没有加分政策

吉林大学承认民族加分吗

吉林大学承认民族加分吗:承认

2023年吉林大学承认民族加分。吉林大学作为一所重点高校,其招生政策会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和学校自身情况进行调整和制定。民族加分政策是指在高考录取中,对于少数民族考生给予一定的加分优惠。

这一政策旨在促进民族团结和平等发展,提高少数民族考生的录取机会。然而,民族加分政策在各个高校之间存在差异。有些高校会根据地区特点和招生需求,对民族加分政策进行调整。此外,需要注意的是,民族加分政策的实施也需要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改革,高校招生政策也在不断调整和完善,以确保公平、公正的录取原则。民族加分政策是中国高考录取中的一项特殊政策,旨在促进民族团结和平等发展。该政策的实施有助于提高少数民族考生的录取机会,缩小不同民族之间的教育差距。

一方面,支持者认为该政策有助于保护少数民族的权益,促进民族团结;另一方面,批评者认为该政策可能导致不公平,削弱了高考的公正性。

吉林大学简介:

吉林大学,简称“吉大”,位于吉林省长春市,是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国家“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入选珠峰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

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

截至2023年5月,学校有6个校区、7个校园,校园占地面积733.51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84.36万平方米。

有52个教学单位,140个本科专业;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9个、交叉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3个;在籍学生74022人。

0533升学网

以上就是0533升学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0533升学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0533升学网:www.0533.net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凭什么高考吉林省少数民族没有加分政策”相关推荐
凭祥高考加分政策 高考少数民族加分政策
凭祥高考加分政策 高考少数民族加分政策

广西少数民族加分政策 年满25周岁的考生在录取时可以加20分,少数民族考生在录取时也可以增加20分,但是考生需要注意的是广西成人高考加分是不可以叠加的,考生既年满25周岁又是少数民族,只能享受20分的加分政策。 一、增加20分。加20分—惠及范围最广,受惠人群最多 ①年龄加分。在广西成人高考中,年满25周岁的考生在录取时可以加20分。这个加分政策大部分考生都可以享受,但值得注

2024-10-29 08:25:51
青海省高考民族加分政策为什么没加
青海省高考民族加分政策为什么没加

青海省高考民族加分政策为什么没加 青海的高考少数民族加分政策还没有取消。其中福建、辽宁、浙江等省份已经明确取消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但是目前为止还没有实行,而江西、广东和上海等省市已经取消或者调整加分范围或降低加分值。教育部没有完全取消少数民族加分政策,部分省市对该政策进行了调整优化例如缩小加分范围、降低加分的分值等。 2023年的高考分数什么时候公布 2023年的高考分数于6月25日1

2024-10-17 07:36:14
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 高考少数民族的加分政策是什么
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 高考少数民族的加分政策是什么

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高考少数民族的加分政策是什么 1、一般情况下,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考生可以加5分。 2、高考少数民族加分政策,是指由省级招生委员会决定,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可在高等学校调档分数线下适当降低分数要求投档,由学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此外,散居在汉族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在与汉族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高考少数民族加分政策如何规定 法律分析:

2024-10-26 03:03:45
大专有没有加分政策(福建少数民族加分政策)
大专有没有加分政策(福建少数民族加分政策)

大专有没有加分政策 有。下列考生享有在文化统考成绩总分上加10分的政策: 宁德市,罗源县,连江县,晋安区的北峰山区(日溪乡、宦溪镇),漳浦县湖西乡、赤岭乡,龙海市隆教乡,永安市青水乡,上杭县官庄乡、庐丰乡,宁化县治平乡畲族聚居地的畲族考生;晋江市陈埭镇、泉州台商投资区百崎乡回族聚居地的回族考生;华安县高山族聚居点的高山族考生。生活在高山(享受高山补贴)和无桥梁、海堤与大陆相连的海岛的少数

2024-10-18 20:06:11
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 河北省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
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 河北省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

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2021 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2021如下: 少数民族高考生,用汉字答高考试卷,其实是满足高考加5分的条件的,除了汉族,其他的少数民族都是有这个机会的,而且大部分的考生也很受益。 海外归侨子女,以及台湾省的人在中国大陆参加高考,都是可以享受加5分的高考加分政策。 如果考生符合烈士子女;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以上或被战区(

2024-11-03 18:37:39
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 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
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 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

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2021 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2021如下: 少数民族高考生,用汉字答高考试卷,其实是满足高考加5分的条件的,除了汉族,其他的少数民族都是有这个机会的,而且大部分的考生也很受益。 海外归侨子女,以及台湾省的人在中国大陆参加高考,都是可以享受加5分的高考加分政策。 如果考生符合烈士子女;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以上或被战区(

2024-11-02 04:28:40
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
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

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 少数民族高考可以加5到20分之间。少数民族是指,在我国汉族以外的民族,统称为少数民族。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是有非常严格的规定。 1、加5分的情况是少数民族考生参加高考的时候,使用汉字试卷,10分到20分之间的加分是满足两个条件,一个是少数民族身份,一个是少数民族家庭满足高考固定加分项目,两个同时满足,才能获得此项加分。 2、少数民族高考固定加分项目是:考生在高考中,报考院

2024-11-04 18:01:59
吉林省高考政策 吉林省高考加分政策
吉林省高考政策 吉林省高考加分政策

吉林省高考政策 法律分析:1、四项全国加分政策(其中,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含台湾户籍)考生加分分值为5分)。 2、民族聚居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即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长白朝鲜族自治州培早县的朝鲜族考生,伊通满族自治县的满族考生,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的蒙古族考生),加5分。 3、公安烈士子女,加20分。 4、按照应急管理部、教育部《关于做好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人员及

2024-10-24 17:5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