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27 00:44:01 | 0533升学网
2014年。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这项改革作出了全面、系统、明确的部署。同时,国家关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2014年9月4日正式发布,这也是恢复高考以来最为全面和系统的一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0533升学网
扩展资料:
改革内容:
此轮的改革从考试科目、高校招生录取机制上都做出了重大调整,本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在考试科目设置方面明确规定,高中将不再分文理科,高考总成绩改由两部分组成。
一部分是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的成绩,150分的分值不变。其中,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可选其一计入总分。
另一部分是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这其中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14个科目,而每门都已经“学完即考”、“一门一清”,在高考中就不必重新再考。
考生在报考时,只需根据报考高校提前发布的招生报考要求和自身特长,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六科中自主选择3个科目的成绩,计入高考总分。
本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同时对招生录取机制进行了重大改革,探索基于统一高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高考改革
湖南新高考是指在“3+1+2”模式中,“3”为全国统考科目,即语文、数学、外语(含英语、俄语、日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由全国统一命题;“1”为首选科目,即物理、历史中的1科;“2”为再选科目,即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科中的2科,由湖南省自主命题。
“3”为全国统一高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3门,每科满分均为150分,总分450分,各科均以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
“1”由考生在物理、历史2门首选科目中选择1门,以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满分为100分。(之所以物理和历史必须二选一,主要在于,物理是高校理工类专业的基础性学科,历史是人文社科类专业的基础性学科,即使是不限制物理和历史的省份,大学很多招生专业也会要求选考物理或历史,否则不能填报)
“2”由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再选科目中选择2门,以等级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每科满分均为100分。
“3+1+2”模式和传统文理分科,从目标导向、选择科目组合、考试内容上都有本质上的区别。它体现了物理、历史学科的基础性作用,突出了高校不同学科专业选才的要求,也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可在12种组合中自主选择,而传统的文理分科仅有2种固定组合。
等级赋分:
将每门选择考再选科目考生的原始分从高到低依次划分为A、B、C、D、E共5个等级,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分别为15%、35%、35%、13%和2%。将A至E等级内的考生原始成绩,依照等比例转换原则,分别转换到100~86、85~71、70~56、55~41和40~30五个分数区间,根据转换公式计算,四舍五入得到考生转换后的等级分。
等级赋分的优点:
一是能够较好地解决再选科目之间分数不等值的问题;
二是等级区间比例依据我省往届考生的实际状况划定,符合湖南省情;
三是能够保持考生每门学科成绩排名顺序不变,确保成绩转换的公平公正;
四是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考生的成绩具有良好的区分度,满足高校人才选拔需要;
五是可以科学引导学生选科,保证考生选考的均衡性。
“3+1+2”模式中,学生参加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考试时不分文理,所有考生的考试试卷完全一致。而传统文理分科的数学考试科目,试卷的内容和难度不同。
3+1+2”的模式下,选考科目有12种组合,学生可根据个人爱好、兴趣、特长和拟报考高校及专业的招生要求以及高中学校的办学条件,在12种组合中自主选择。
而传统文理分科仅有2种固定的组合供考生选择。其中,文科考生只能选择思想政治、历史、地理1种固定组合,理科考生只能选择物理、化学、生物学1种固定组合。
怎么考?
自2021年起,6月份全国统一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个学科,不分文理科。其中,外语科目考试由听力和笔试两部分组成,只考一次,条件成熟时为考生提供两次考试机会。全国统一考试科目均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
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学生开始,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选择性考试。
其中,合格性考试成绩是高中学生毕业、高职单招录取的主要依据,也是部分高校综合评价招生录取的参考或依据。合格性考试科目包括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设定的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通用技术、信息技术14门科目,其中,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9门科目实行全省统一命题、统一考试,每年考试一次,安排在高中二年级进行。其他科目全省统一制定方案,由各市州组织实施。
选择性考试由全省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组织阅卷、统一公布成绩。选择考从2021年开始实施,每年组织1次,时间安排在当年6月份全国统一高考科目考试结束后进行。选择考每科考试时长均为90分钟,考试成绩当年高考录取有效。
怎么招?
改革统一高考招生录取制度是此次高考综合改革的核心内容,也是重点和难点。实行国家统一考试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相结合,普通高校将按照“两依据、一参考”模式进行录取,即依据考生全国统考科目成绩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考科目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学生。
从2021年起,合并录取批次,普通高校招生实行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按照物理、历史两个类别,分列招生计划、分开划线、分开投档录取。
与之相适应,我省非提前批由现在的集中填报所有批次志愿(不含征集志愿)、分批次录取调整为不分批次、分段填报志愿、分段录取。
考生以“院校专业组”方式填报志愿,一个“院校专业组”为一个志愿单位。考生可根据本人的选考科目,对照高校提出的选考科目要求,填报一个或多个相应的“院校专业组”志愿。
试卷、考试群体相同,成绩具有可比性,可以使用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
3、为什么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考试成绩要实行等级赋分?
答:首选科目相同的考生,可以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科目中,根据个人兴趣特长和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要求,选择不同选考科目计入高考成绩。由于再选科目中不同学科试题的难度差异不同,报考相应学科的考生群体也不同,选考科目的原始分不具有可比性。
如,考生甲选考思想政治,考生乙选考化学,两人都考了80分,考生甲排在所有选考思想政治考生的第100位,考生乙排在所有选考化学考生的第1000位。若简单地将他们各科成绩相加计入高考总成绩并进行比较,既不科学也不公平。因此,需要将不同科目的原始分按照一定规则进行转换得到等级分(转换后考生选考科目成绩排序不变),以解决选考科目的原始分不具有可比性的问题。
4、合格考成绩如何呈现和运用?
答:全省统一组织的合格考每门科目满分均为100分,考试成绩以“合格”或“不合格”呈现。
合格考各科成绩合格,是普通高中学生毕业的和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录取的主要依据。合格考成绩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也是部分高校综合评价录取的参考,以及普通高中学校课程管理和教学质量监测的重要参考依据。
5、选择考科目什么时候确定?
答:选择考科目由学生在高中一年级学习结束后即可选择,在高考报名时最终确定。高考报名前都可以更换所选科目,高考报名结束后不可以更改。
但在实际操作时,建议慎重考虑。一是无论哪一学科的学习,随着内容难度的增加,都可能会遇到困难,有时成绩还会暂时下滑,这属于正常现象;二是选科后,各学科就开始学习所选科目选择性必修内容,如果一段时间后再更换学科,已经进行的课程很难补课。因此,建议学生选科时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征求家长、老师的意见,科学选择,尽量避免更换学科。
6、合格考和选择考的区别是什么?
答:合格考与选择考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区别:
一是考试目的不同。合格考是标准参照考试,目的是考查全体高中学生是否达到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规定的基本学业要求,可以称为“强化基础”;选择考是常模参照考试,目的则是在“强化基础”的前提下,凸显不同高中学生在学业修习上的学科特长,可以称为“突出个性”。
二是考试科目不同。合格考覆盖国家课程方案规定的所有学习科目。选择考是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志向、优势和普通高校招生要求以及普通高中办学条件,在“物理、历史”中必选1个科目、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中自选2个科目,共计3个科目组成选择考科目。
三是考试范围不同。合格考范围为各学科课程标准确定的必修内容;选择考范围为各学科课程标准确定的必修和选择性必修内容(老课程标准为选修内容)。
四是成绩呈现不同。合格考(含素质测试、实验考查)科目成绩分为“合格”和“不合格”。选择考中,首选科目成绩以原始成绩呈现;再选科目成绩以等级转换分形式呈现。合格考成绩终身有效,选择考成绩当年录取有效。
五是考试时间和考试机会不同。全省统一组织的合格性考试每年组织1次,安排在高中二年级。普通高中在校生均须参加合格性考试。选择考从2021年开始实施,每年组织1次,时间安排在当年6月份全国统一高考科目考试结束后进行。
7、通过什么方式记录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情况?
答:采用真实记录方式,客观记录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各方面情况。普通高中学校通过湖南省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平台,为每一名学生建立个人成长电子档案。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记录个人主要成长经历及突出表现;按照省教育厅统一要求,学生在每学期末整理、遴选具有代表性的记录材料形成评价记录表;高中毕业时,根据评价系统原始记录中有代表性的典型材料,生成学生综合素质档案。
其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学分和体质健康测试成绩等,由学校、教育行政部门等相关单位统一导入。
8、录取方式有什么变化?
答:从2021年起,普通高校招生依据全国统一高考科目成绩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进行录取。其中,高校录取将按选考物理、选考历史两个类别来分列招生计划、分别划线、分别投档录取。考生以“院校专业组”方式填报志愿,一个“院校专业组”为一个志愿单位,实行平行志愿投档的统一录取模式。
9、新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有什么变化?
答:自2021年起,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采用“院校专业组”的志愿填报方式。志愿填报及投档的基本单位由“院校”改变为“院校专业组”。“院校专业组”由招生院校根据不同专业(含专业或大类)的选考科目要求和人才培养需要设置,是志愿填报与投档录取的基本单位。一所高校可设置一个或多个“院校专业组”,每个“院校专业组”内可包含数量不等的专业,同一院校专业组内各专业的科目要求须相同。
同一高校的不同“院校专业组”之间互无关联,符合填报资格的考生可以填报某所高校的1个“院校专业组”,也可以填报同一所高校的多个不同的“院校专业组”;既可以连续填报同一所高校的不同“院校专业组”,也可以间隔填报同一所高校的不同“院校专业组”。
考生须以院校专业组为单位填报志愿。各招生类型具体可填报的志愿数量将另行公布。
10、实行“院校专业组”的志愿填报有什么优势?
答:高考招生作为高校选才的主要方式和通道,既要保障高校招生自主权,也要满足不同专业或学科的个性化选才要求。“院校专业组”的设计,满足了高校提出的对专业报考所设定的科目要求,也关注了学生类别划分的科目组特性,把科目作为招生专业分类的基本依据。
同时,“院校专业组”不是严格的学科或学科大类的划分,这也为高校设计有自身特点的本科人才培养项目(如实验班模式、通识教育、大类培养等)留有充分的空间。
实行“院校专业组”的志愿填报方式,有利于维护学校招生自主权,还可以保证考生的选择权,又尽可能避免考生因身体等原因受限于某专业而被退档问题的发生。
11、什么是分段填报志愿、分段录取?
答:据初步设计,我省非提前批平行志愿录取拟实行分段填报志愿、分段录取。根据实际参考人数的一定比例, 按照考生总成绩,从高到低分三段填报志愿和录取。
例如按高考成绩前20%、60%、90%分成三段(实际分段情况以最终公布的文件为准)。第一段考生先填报志愿,随即投档录取;剩余计划重新公布,未被录取的第一段考生和第二段考生填报志愿后,再进行投档录取。以此类推。第三段志愿填报和录取后,如仍有院校专业未完成计划的,实行征集志愿。
12、分段填报志愿和分段录取的优势是什么?
答:我省2021年合并录取批次后,如继续实行现行集中填报志愿模式,考生就只有一次填报志愿和录取的机会(不含提前批和征集志愿),考生志愿填报及录取的风险加大,可能出现考生特别是高分考生因一次填报志愿失误而落榜的情况。
实行分段填报志愿和录取,可以使每一段的考生选报高校的定位更加合理,填报志愿更有针对性,可以有效降低考生志愿填报风险。
例如,某考生成绩居前15%,在第一段填报志愿后,如果没有被录取,还可以继续与第二段考生一起填报志愿和录取,增加了其录取的机会。
13、高校招生专业对选考科目有何要求?
答:高校结合自身办学定位和专业培养目标,认真研究本校专业人才培养对高中学生学科专业基础的需要,对每个具体专业提出选考科目要求。首先确定物理或历史科目要求;然后再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和生物学科目中分专业提出1至2门科目要求或不限科目要求。
如某高校的某专业首选科目要求为“物理”,再选科目不限,则表示考生3门选择性考试中只要选考物理就可报考该专业,对2门再选科目没有要求。我省将汇总各招生高校所提的选考科目要求后,及时提供给考生参考。
0533升学网(https://www.0533.net)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高考志愿填报花上万元是智商税吗?的相关内容。
🍑高考
报志愿
花钱报机构不是
智商税
,但是花上万元去报志愿大部分就是智商税。
🍑我今年大一,去年的这个时候也是经历报考,所以说
作为一个过来人,
我同学有报机构报得不错的也有不好的,所以说大家千万不要盲目地相信机构,要去参考靠谱的机构,遵从自己的内心。
✪好的机构可以助你一臂之力,但报考机构一定要仔细甄别,大多数机构拿钱办事不会离谱到上万元花费,所谓的高花费的报考大部分是智商税。
🍑上万元的费用太高🍑
✪基本上报志愿几千块钱就能解决,但是如果上万元的话,可想而知。报志愿里面你所花的钱并不一定真正的花在了报志愿上, 而是有一部分被坑,所以说上万元报志愿很大一部分是交了智商税。
✪报志愿的时候,你就要想清楚报志愿的机构,他们的目的是什么? 报志愿的机构,目的是为了赚你的钱,而并不是为了你的未来考虑,钱是他们的最终目的,他们是为了赚钱,不是为了你的前途。
✪但是你花钱是为了你自己的前途,你们二者的目的不一样,所以你要搞清楚,因为机构它本身目的就不在于为你的未来考虑, 而是他只想赚到钱 。
✪如果他目的是赚钱,他就会想尽一切的办法去想我怎么能赚到你的钱,而并不是想尽一切的办法去想我怎么能为你的未来做打算? 所以说,花上万元去报志愿本身就是一个智商税。
🍑高考分数大于技巧🍑
✪很多人说考得好,不如报得好,可是你们有没有想过这句话是谁说的?这句话一定是机构说的, 老师从来都不会说考的好,不如报得好,老师一定会说考得好才是真的好。
✪因为你会发现我们拼命努力的去学习,就是为了考得高,我们花了三年的时间去考得高,所以说考得高才是最重要的。 报志愿只是一部分, 而且是一小部分,它只占到了你人生的一点点,而你的高考努力拼搏却占你的生命中占了整三年。
✪不要把报考看得太重要,因为它本身就不重要,我们看的是分数,而并不是报考, 从报考中发现,就算是报得再差,你也不可能差到哪里,你不可能考一本的分数,报成了专科,你也不可能考了专科的分数,而报了一本, 这就是最清醒的报考认知, 所以说大家不要被报考机构所蒙骗
✪不要把报考看得太重要,因为它本身就不重要,我们看的是分数,而并不是报考, 从报考中发现,就算是报得再差,你也不可能差到哪里,你不可能考一本的分数,报成了专科,你也不可能考了专科的分数,而报了一本, 这就是最清醒的报考认知, 所以说大家不要被报考机构所蒙骗
🍑尊崇自己的内心🍑
✪很多人不会报考,就把所有的一切包括未来都交给了报考结构 ,包括自己的院校,包括自己的专业,没有自己的一点思维,只是听机构去说,机构说这个学校这个专业好让你报考,你就说好,但事实是如此吗?
✪有没有一种可能是他只是觉得你的这个分数线只够上这个学校只够上这个专业, 他能够保证你这个院校报上这个专业之后你很高兴,所以你会把钱给他, 机构口中的话有的时候是在PUA你,而并不是真正的这个院校这个专业好。
✪听机构说好,你会觉得他是专业的,他肯定知道,但事实并不是这样的,他说好,难道真的就是好吗?你没有自己的一点思维吗?你想去学什么,你想去哪个学校?是不是应该由你来决定, 是不是应该听自己的内心,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眼光,而并不是听报考机构。
✪我们身边有很多例子报考了机构,但是最后脱档,甚至都没学上,一定有这种情况, 因为机构他一个人管着好几个人,他不可能实时刻刻的顾着你,他只是给你建议,他并不是守护你 ,他也并是能够保证你什么。
✪所以说花上万元去报机构是智商税。
如果说你能够找到一个比较靠谱的报考机构,它是专业的,他一直在研究这个东西,那没问题。
报志愿听从专业的人员,他是可以的是,如果你盲目的去报一些费用比较高的机构,就应该深思熟虑再做打算!
各所学校录取分数 各大院校录取分数具体介绍如下1湖南大学录取线是615分,文科618分湖南大学办学起源于公元976年创建的岳麓书院,历经宋元明清等朝代的变迁,1897年创办新式高等学校时务学堂,1903年岳麓书院等合并改制为湖南高等学堂;据贵州省招生考试院消息,第一批本科院校理工类451分,文史类549分第二批本科院校理工类360分,文史类471分高职专科院校理工类180分,文史类180分;可
陕西新高考政策从哪一届开始 陕西省高考综合改革将于2022年全面启动,2025年全面实施。 资格考试科目包括国家普通高中课程计划规定的14门科目。 新高考推荐科目组合 1.物理+生物+地理: 物理+生物+地理的学科组合可以报考99%的专业。 此外,地理学被称为一门小科学学科,学生在学习这三门学科时保持学科思维的连贯性。 2.物理+化学+政治: 物理+化学+政治的学
3+1+2新高考是什么意思? 高考改革3+1+2的意思是“3”是指语文、数学、外语三门是作为高考的必考科目,高考原始成绩计入总分;“1”是指在考生需要在物理和历史中选择其中一门作为选考科目,即考生必须从物理和历史中选择一门,但是注意不能同时选择这两门,高考原始成绩计入总分;“2”是指从生物、化学、地理、政治中选择两门作为选考科目。按等级折算成百分制计入总分。 传统文理分科的地区高考考四门
新高考综合素质评价重要不 重要。综合素质评价关系到升学的问题,重要性有时不次于考试成绩。例如,在浙江统一高考招生中,高校可事先对考生高中综合素质评价提出要求,作为录取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使用权在高校。 高考招生中,综合素质评价的使用权在高校。在三位一体招生中,作为报考条件和初次遴选的主要依据之一;在高职提前招生中,高校将中学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选拔录取参考,纳入到综合评价内容;在统一高考招生中
浙江2024年高考选科政策 浙江2024年高考选科政策包括四个等级,即单科、双科、三科及不设定科目要求。选择单科的意味着考生必选该科;双科或三科则要求考生需同时选考所规定科目;未指定科目的情况下,考生可自由选择任意三科。 高考选科范围涵盖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及技术七门学科。选择单科的专业,考生需选考该科目;双科或三科的专业,则需同时选考指定的学科;未设定要求的专业,考
重庆2022年高二会考时间 重庆2022年高二会考时间是12月17-19日。根据查询相关信息重庆市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将于2022年12月17日-19日进行,17日上午物理和思想政治,下午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18日上午历史和地理,下午化学和生物学,19日上午语文和数学,下午外语。 重庆高考3+1+2模式是什么意思 重庆高考3+1+2模式是指重庆新高考方案
宁夏3+1+2高考模式是什么意思 2025年起,宁夏将采用“3+1+2”高考模式进行普通高考。其中,“3”代表语文、数学和外语这三门统一高考科目,是所有考生的必考项目。这里的“1”则指选考科目,考生必须在物理和历史这两门科目中选择一个作为自己的首选考试科目。“2”指的是再选科目,考生可以从中挑选两门自己擅长或感兴趣的科目作为考试内容。这种模式旨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规划,更有针对性地进行
新高考政策 新高考政策“3+1+2”模式,“3”即统一高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1”和“2”为选择性考试科目,其中“1”指从物理或历史科目中选择1门首选科目,“2”指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中选择2门再选科目。 考生总成绩由3门统一高考成绩和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成绩构成,满分750分。具体如下: 1、3门统一高考科目使用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
2024-08-28 13:56:57
2024-10-27 02:33:46
2024-12-31 09:51:51
2024-12-03 09:43:30
2025-03-10 19:40:02
2025-02-23 13:08:49